首頁 > 新聞 > 通信動態 >

遙望無人區:一位將軍在蘭西拉光纜施工中的青春記憶
2020-07-16 13:37:50 來源: 評論:0 點擊:

“蘭西拉”光纜維護者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施工
蘭西拉光纜工程全長2754公里,東起蘭州,中經西寧、格爾木,南達拉薩,是國家“九五”重點工程和西部大開發重大項目,它橫跨青藏高原的昆侖山和唐古拉山,最高海拔達5260米,高山缺氧,地形復雜,施工難度極大。
那時將軍還不是將軍,是駐藏某旅副政委。該旅負責青藏公路唐古拉山頂至那曲長達300公理的光纜施工任務。將軍主動請纓,1997年6月,部隊開赴施工前沿。一時間,帳篷密布,軍車隆隆,無數解放軍指戰員身著迷彩,沿公路一字形排開,用圓鍬、鋼釬、十字鎬、麻袋,拉開了高寒條件下人類征戰大自然的又一序幕!
每天早晨,當高原的晨曦投射到松軟的草甸,雪山、羊群在悠揚的牧歌聲中氤氳蕩漾,公路沿線一側,將士們早已揮汗如雨,“叮叮當當”之聲不絕于耳。將軍停下手里的活,從開挖的電纜溝里直起身,用沾滿泥土的大手推了推鼻梁上赭褐色近視眼鏡,前后望了望,不禁感慨萬端。
這是一支從新四軍走過來的鋼鐵部隊,是轉戰千里,戰功顯赫的十八軍勁旅,單就施工而言,突破二郞山、打通怒江天險、決戰拉貢路,哪一次不是勇挑重擔、沖鋒在前,用鮮血和生命鋪設了一條條神奇天路?如今,這些可愛的將士繼續發揚“老西藏精神”,在雪域高原無怨無悔地奉獻著青春和熱血……
每人每天必須開挖80公分寬,1米深,10米長的光纜溝。沿線多呈沙石結構,堅硬無比,戰士們不容易啊,好多都是十八、九歲的娃娃。
中午時分,強烈的紫外線無遮攔地輻射下來,不時翻卷的風沙直往官兵們口、鼻、眼里鉆。將軍腳踩鍬肩,雙手轉動鍬柄,在“嘎嘎”聲中撮滿沙石,抬手“嗖”地向外拋出。兩側石灰線外已堆成了小山。
將軍心疼揮汗施工的官兵。戰士手上烏黑的血泡破裂,鮮血染紅手套,將軍馬上叫來衛生員消毒處理。鋪設電纜需要截流,將軍帶頭跳進冰冷的齊腰深的河里,與戰友們手挽手結成人墻。遇到巖石需要爆破,將軍就督促專業人士做好安全措施,科學把控。當兩名戰士突發感冒引起高原肺水腫時,將軍心急如焚,立即指派軍醫緊急送往軍區總醫院,挽救戰士生命于危難之中……
將軍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里。發生在光纜施工期間一次緊急救援又電光石火般浮現眼前。
那天將軍正與戰士們圍坐工地午餐,突然接到上級急電:一支中美聯合野生動物考察隊困于藏北無人區可可西里,燃油、物資告罄,就近部隊速往救援。
事不遲疑!將軍立即通知李營長準備了10天主副食,包括油料飲水,一臺指揮車,兩臺牽引車,又選一個加強班約20人精干隊伍,帶上充足槍彈,向可可西里急馳。
途中氣候瞬息萬變,剛剛還暴雪肆虐,轉眼又大雨滂沱,特別是進入無人區后,根本就沒有路,很多地方要靠兩臺牽引車相互牽引方能前行。如何順利找到受困人員,成了擺在將軍和李營長面前的難題。幾經周折,終于在科考隊GPS導航下,歷時三天趕到救援點。兩個留守的藏族駕駛員拉著將軍的手泣不成聲,哽咽著說:“吐杰其,吐杰其(謝謝)!看到了紅旗,就知道是金珠瑪米(解放軍)來了,我們有救了。”
蘭西拉”建設官兵在七里河截流,準備布放光纜
評論排行
- ·中國移動2G退網的可能性有多大?(1)